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 ~16题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①)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②),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也有染。
注释:①苍:深蓝色。②必:通”毕”,完。尽。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1)所入者变  入:               ⑵故染不可不慎也 故:            
.翻译句子。(2 分)
非独染丝然也,国也有染。
.本文用                 为喻,说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吴广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乙】居鄛人范增,年七十,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居鄛(cháo):县名。②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被秦昭王以结盟之由骗至武关要求割地,怀王不允,被幽禁客死于秦。③楚后:楚王后代。④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限断两处(4 分)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2)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下列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吴广素爱人”和乙文中范增“素居家”中的“素”字意思相同。
B甲文中“忿恚尉”中的“忿恚”和乙文中“项梁然其言”中的“然”用法相同。
C甲文中“藉第令”三个字的意思都可以翻译成“即使”。
D甲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和乙文中“自怀王入秦不反”中的“反”用法相同。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是()

A.坛而盟人牧羊 B.令辱陈胜佐
C.激怒其众君世世楚将 D.夺杀尉戍死者固十六七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2)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
结合【甲】文,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陈涉。
范增认为“陈胜败固当”的原因是:“”。甲乙两文所表达的取胜天下的共同宗旨是:“”。(均用乙文原句回答)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⑴宠辱忘()⑵乘御风()
无论魏晋()⑷欲大义于天下()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阡陌交通(2)便还家(3)处处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用原文填空。
文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与当今社会相比,你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还是喜欢现代的社会呢?

(一)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注】①践更:贫苦农民受雇代人服兵役。②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德报怨”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域民不封疆之界 B.而吾捕蛇独存
C.数谏故 D.醒能述文者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解少年时内心残忍杀了很多人,长大后改变了作风,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B.郭解把杀害外甥的凶手抓回来,但在了解了实情后又放了凶手。
C.当那个箕踞而坐的人得知,是郭解使自己免掉践更的差役后,便去向郭解请罪。
D.郭解的门客杀了儒生,御史大夫认为郭解的罪行比亲自杀人还要大,于是将郭解一家灭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有天幸适:②解姊子解之势负:
③皆解之义多:④乃阴尉史曰属:
翻译下列句子。
(1)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2)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景公之时,大雪三日而不霁①。公狐白②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大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③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⑤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⑥,无言其名。孔子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摘编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霁:天晴。②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③婴:晏子,名婴。④闻命:听从教诲。⑤里:里闾乡里。⑥循国计数: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公狐白之裘
(2)饥寒者
(3)孔子之曰
下面句中的“劳”与“逸而知人之劳”中的“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无案牍之劳形 B.劳其筋骨 C.无奔走之劳矣 D.不劳而获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怪哉!大雪三日而天不寒。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请你说说文中的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