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合。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解释下列句中子划线字意思。(4分)
(1)有龙则灵                      (2)可以素琴                    
(3)则商也                    (4)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翻译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甲文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什么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刘禹锡所提到古贤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选自《虞初新志》)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线词语。
(1) 左臂挂念珠倚( )
(2)()右臂支船
(3) 佛印绝( )弥勒
(4) 阡陌交通()
(5)屋舍俨然 ()
(6)如外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写出两个出自[乙]文的成语。
[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遗(wèi):赠送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则耕于田间() ②竟年如()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文言文《卖油翁》,完成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划四处)。
以 钱 覆 其 口,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1)但微之(    )
(2)之,久而不去(      )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我酌油知之宁可急相弃邪? B.康肃笑而遣卒辇而致
C.钱孔入,而钱不湿三峡七百里中 D.康肃笑遣之有寄千金无券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一处)
(1)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2)元 方 入 门 不 顾。
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期 :(2)期日中日中:
(3)君在不:(4)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文中机智的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我们不由得想起《论语十则》中的一句话

本文中人物值得你学习的是些什么品质呢?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阻之(或者)
C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