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
(4)未若柳絮因风起
文中括号应填的诗句是什么?写出原句并翻译出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用现代汉语描述“柳絮因风起”的情态。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邴原少孤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欲书可耳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童子苟有志苟富贵,无相忘
D.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一冬之间”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丝竹之乱耳
D.无怀氏之民欤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1~2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1.

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

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 选自《东坡志林》)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初似儿戏,然 有验 而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 未易致诘也 思而不学则
C. 用麻黄根节及 竹扇为末服之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 疾矣 力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舐樊哙 盾,可以治怯 吾妻 美我者,私我也
B. 意用药多此比 固国不 山溪之险
C. 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 此 曹操比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 医问其得疾 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 一毛,其如土石何
3.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河:这里指黄河。
B.河伯欣然自喜欣然:高兴的样子。
C.不见水端端:端来。
D.闻道百闻:听说,知道。

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的。
B.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之:的。
C.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之:他,指浑沌。
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之:她,指淑女。

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辩牛马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
B.我之谓也译文:说的就是我啊。
C.少仲尼之闻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
D.大方之家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