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来到这里。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 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 %,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读山东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甲所在区域的地貌类型,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烟台冬季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是名副其实的“雪窝”。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烟台冬季降雪多的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青岛开幕的“胶莱人工运河论坛”上,有专家提出,从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到渤海的莱州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运河。预计投资约1 000亿元,通航后可以双向并行四艘船只,沟通渤海和黄海,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
材料二 胶莱运河示意图
材料三 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靠,要把城镇化放在现代化大趋势中来思考。下图分别为“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
(1)试从经济与生态环境两方面,分析胶莱人工运河修建有利影响。
(2)一跨国电子集团将企业从青岛转移至郑州,试分析郑州吸引该企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及该企业转移后对青岛发展的影响。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1:中国广播网2011年3月4日讯 全国两会期间,中部六省电台联合推出大型直播《崛起中部——跨越发展十二五》。六省电台在北京腾讯新闻中心设立“中部六省2011全国两会联合直播间”,邀请参加全国两会的各省代表委员,参与联合直播,共商国是,共议热点,共话未来。
材料2: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___________省,该省由于_________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
(2)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数码)区域。(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6分)
A省 |
B省 |
|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
||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 共同生态环境问题 |
(4)近年来,湖南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部分地区图。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
A.地势平坦开阔 | B.土壤深厚、肥沃 |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读以下世界4个著名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中A处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其产品运抵市场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工业区经济的基础是________工业。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制约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工业区以________________为独特的发展模式。该地气候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处布局钢铁工业,考虑的主导因素_________________。从国外进口原料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