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桐叶封弟,典出《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八《审应览·重言》。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则故事讲的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据某研究成果显示:19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由此推断()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
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C.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
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史实

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给日军战俘送去樱花图片,上面写道:“远海那边的故乡,樱花正盛开,家中亲人盼你生还,而不是挂着勋章的骨灰盒。”这一行为()

A.有利于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 B.表明武士道精神已趋于衰落
C.极大改变了中日力量的对比 D.表明大部分日军有思乡情节

明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日“请开市舶,易私贩(走私商)为公贩(合法商人)”。同年,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合法地位。这表明()

A.封建经济已经具有开放性
B.“海禁”政策在当时已无积极意义
C.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D.当时政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