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 Z—Z— 或aa Z— W) |
A存在,B不存在 (AZbZb或AZbW) |
A和B同时存在 (AZBZ—或AZBW |
羽毛颜色 |
白色 |
灰色 |
黑色 |
(1)黑鸟的基因型有 种,灰鸟的基因型有 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 ,此鸟的羽色是 。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体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3)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观察下面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
(2).图中所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是。
(3).①的复制过程需要的酶主要有。
(4).在③过程中,少量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
(5).若该过程合成的物质是唾液淀粉酶,③中合成的物质首先进入中进行加工.
遗传学家对虎皮鹦鹉的羽色进行了研究。请回答:虎皮鹦鹉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控制蓝色素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二者的等位基因b和y均不能指导色素的合成,其遗传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一是;
二是
②若将纯合蓝色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再让子一代的互交,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右图为一种先天性、顽固性夜盲症遗传病的系谱图, 其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的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该遗传病是性遗传病。
(2)若Ⅲ4个体与一位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患该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
有三试管能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有一试管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已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1)实验步骤:
①用纯种 雌果蝇与 雄果蝇交配,得到子一代。
②将子一代的 雌果蝇与原种群 雄果蝇交配,观察后代性状表现。
(2)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①若后代都是果蝇,则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出现果蝇,则黑身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