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下图曲线A、B分别表示棉花、大豆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棉花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
(4)当光照强度为g时,(棉花、大豆)______________积累有机物最多。
Ⅱ.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棉花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并通入空气,装置如下图。

(1)若通过甲、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Fe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
(2)若通过甲、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通过甲、丁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有机物,丁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以上三组实验中,甲组都是对照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若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会使合子致死(纯合子为以下类型之一:NN、nn、XNXN、XnXn、XNY、XnY)。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928只,其中雄蝇311只。
(1) 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由于的结果,这种变化一般发生在(G1、S或G2)期。
(2) 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遵照基因的定律。
(3) 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4) 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F1代雌蝇基因型为
请写出该致死情况下,这对果蝇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

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① 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 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③ 将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耗氧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
(2)预测实验结果:仅画出耗氧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 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
② 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
③ 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

下表为某植物叶片发育过程中,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相关指标的变化。(注:“---”表示未测数据.)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u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1
---
---
-2 .9
B
新叶展开中
85
1.1
56
1.7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8
80
3.1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3
100
5.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D分别置于光照、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一段时问后,A所在的容器中将逐渐减少,D的叶肉细胞中NADPH含量将
(2)与B相比,C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光饱和点(提高或降低).
(3)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①总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气孔开放度相对低.导致,植物激素中可以调节气孔开度。
(4)与D相比,C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偏少的结构是

在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实验中, 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甲组实验选择带芽的柳树枝条进行扦插;乙组实验选择小麦幼苗的切段,供应块琼脂中含有生长素 ,接受块琼脂中没有生长素。请分析回答:

(1)甲组实验中,插枝带有3~4个芽的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正插的枝条能生根成活,倒插的枝条逐渐枯萎。如果偶尔有一倒插的枝条存活,则生根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用字母表示),根的生长方向是(向地/水平/背地)。
(2)乙组实验能否证明生长素只能从幼苗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说明理由: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1)光合作用碳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叶片中三碳糖再进一步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输出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上述推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