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① 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 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③ 将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耗氧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                                                          
(2)预测实验结果:仅画出耗氧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 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                                       
② 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                                
③ 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两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

个体内的基因组成
性状表现(眼色)
四显性基因(AABB)
黑色
三显一隐基因(AABb、AaBB)
褐色
二显二隐基因(AaBb、AAbb、aaBB)
黄色
一显三隐基因(Aabb、aaBb)
深蓝色
四隐基因(aabb)
浅蓝色

若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AaBb,从理论上计算:
(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种,表现型共有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4)若子女中的黑眼女性与另外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他们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

下图所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2) 2为,6为
(3)若3为胞嘧啶,则4属于何种碱基应满足原则,两者之间通过   相连。
(4) 8是      
(5) DNA分子由于    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6)一条染色体上有个DNA。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搞的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人们将部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提高并加宽塘基,在塘基上种桑,用来养蚕。这样可以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利用。影响鱼塘中某种鱼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外源性因素有(写出两项)。
(2)家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条。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A对a显性)。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b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据此推测:结黄茧蚕的基因型是。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
(4)家蚕的雄性个体产丝多,丝质好,为了早期分辨雌雄选择饲养,人们曾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第2染色体上包含控制斑纹的显性基因(D)的区段移接到性染色体W上,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家蚕中e和f是两个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即ZeZe、ZfZf、ZeW,ZfW的受精卵将不能发育。为了只得到雄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Z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雄蚕,将该雄蚕与不带有致死基因的雌蚕交配,即可达到目的。

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遗传方式,可由个体的表现判断。
(2)写出Ⅰ1的基因型____,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____种。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已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10000,若Ⅲ8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片段上某基因(用D字母表示)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或无)关,例如基因型的亲本组合产生的子女患病率一定不同。

在研究细胞周期时,可以用 BrdU进行标记。将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胞的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的子链中。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由于掺入BrdU的情况不同,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使DNA双链螺旋程度降低,从而着色浅。请分析回答:
(1)若观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则该细胞正处于第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2)若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深、一条着色浅,则该细胞正处于第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此时细胞每条染色体中有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BrdU,说明DNA经过了______次复制.
(3)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部分交换。若用显微镜观察,如何判断姐妹染色单体已发生了部分交换?
(4)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下三种变化:①继续进人下一个细胞周期;②暂停分裂,但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癌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细胞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填序号)
(5)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小于正常细胞。癌基因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1910年科学家从患肉瘤的鸡身体内抽取体液,然后把这种无细胞的抽取液注射到正常鸡体内,结果被注射的鸡也长出同样的肉瘤。于是他认为导致鸡肿瘤的病原体最可能是某种病毒。1963年有人从劳氏肉瘤病毒中筛选出两种突变型:①温度敏感突变型tsRSV;②缺失突变型tdRSV,并用它们分别对体外培养的鸡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化,其结果见下图。

①鸡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进行的是分裂;B组实验说明了
②1976年有人利用劳氏肉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核酸序列作探针与鸡细胞核DNA杂交,发现劳氏肉瘤病毒致癌基因与鸡细胞核DNA存在高度相似的序列.杂交时遵循,那些高度相似的序列在正常情况下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叫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