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五)【阅读经典古文】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4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选自《墨子·公输》)
【乙】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②弋(y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③烛邹,齐景公的臣仆。
A.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B.宋无长木( )
C.景公好弋( ) D.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诏吏杀之②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
B.①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C.①邻有短褐而欲窃之②以其罪而杀之 |
D.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②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
、翻译下面各句。
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⑵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理解填空。
同样是为了达到劝谏的目的,【甲】文中墨子采用的是 的方法劝说楚王,而【乙】文中晏子则采用 的方法来劝说景公,虽然方式都很委婉,但结果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楚王是个 的人,景公是个 的人。、这两段有关劝谏的选文,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卷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⑴卷石以为底()⑵潭中鱼可百许头()⑶佁然不动()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下面各项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
C.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 “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
D.本文借景抒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体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妻之美我者 |
B.朝服衣冠 / 皆朝于齐 |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D.皆以美于徐公 / 徒以有先生也 |
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妾、客对邹忌所说的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但在语气和感情上各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泪”,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临终遗表
诸葛亮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逸阴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注释】①伏:谦辞,可不译译②逸阴:隐逸的贤才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兴师北伐()②自有余饶()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
B.诸葛亮因子孙衣食无忧,而感激先帝、报恩后主。 |
C.诸葛亮认为兴师北伐未获全功的原因是时运不济。 |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临终遗表》中都建议后主亲贤远佞。 |
从上文看,诸葛亮是一个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 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中的“表”是的一种文体。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实现先帝遗愿,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平定南方。 |
B.“卑鄙”一词是指诸葛亮原本“布衣”的身份。 |
C.“由是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三顾茅庐,以当世之事咨之。 |
D.划线句中“大事”指刘备临终“托孤”,希望诸葛亮辅佐刘禅。 |
选文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②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③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④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⑤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⑥弟奇,游学洛阳。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闾,卒于家。奇博通经典,作《春秋左氏删》。奋晚有子嘉,官至城门校尉,作《左氏说》云。
(选自《后汉书·孔奋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率妻子躬:亲自 | B.奋谢之而已谢:拒绝 |
C.除武都郡丞除:任命 | D.冀当退却冀:希望 |
下列每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A.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B.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C.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D.奋以奇经明当仕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① 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②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 惟奋无资,单车就路④ 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 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⑥ 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⑥ | B.②③⑤ | C.④⑤⑥ | D.①②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元帝时,孔奋担任侍中。他年轻时随从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每天有四次集市。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同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晚年著书《春秋左氏删》。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2) 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3)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