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故老 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哄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故老:年长而深通世故的人。②冯道:后唐、后晋时任宰相。③和凝:后晋天福五年任宰相。④中书:宰相办公的官署。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         ②杂然而前者(          )
③其几何(           )        ④回顾小吏曰(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②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甲】文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它们可分别命名为:滁人游图                           、太守醉图。
【甲】文这四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请简要回答。
试对【乙】文中和相(凝)这个人物作分析点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延徽,幽州人。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释】①牧圉:到牧场中放牧。
下列句中的“以” 与“奈何辱以牧圉” 中的“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策之不以其道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D.不以千里称也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②契丹主待之
③德明问所者何往
翻译下列句子。
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解释下面划线的“之”字。
(1)杨子邻人亡羊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划线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便还家()
下列划线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A.男女衣着,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C.而两狼之驱如故 D.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翻译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_____(朝代)著名_______家。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⑴水陆草木之花,爱者甚蕃。可()
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⑴予独爱莲出淤泥不染。之()而()
李唐来,世人爱牡丹。自()甚()
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②固:坚持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红马(养) B.公不(同意)
C.之万之 (责怪) D.公乘之 (等到)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翻译成现代汉语。
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