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故老① 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②、和相(凝)③同在中书④。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哄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故老:年长而深通世故的人。②冯道:后唐、后晋时任宰相。③和凝:后晋天福五年任宰相。④中书:宰相办公的官署。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 ②杂然而前陈者( )
③其直几何( ) ④遽回顾小吏曰(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②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甲】文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它们可分别命名为:滁人游图 、 、太守醉图。
【甲】文这四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请简要回答。
试对【乙】文中和相(凝)这个人物作分析点评。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选自《宋史》)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指同“旨”,主要意思。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⑤华靡奢华。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进士的人。解释下列加点字。
退为家人讲群儿戏于庭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从短文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不亦说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
温故而知新 曲肱而枕之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什么孔子对颜回发出“贤哉,回也”的赞叹?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共14分)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注释]①握:四寸为一握。 ②膂(lǚ):脊骨。 ③瘳(chō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 ⑤傅:涂。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1)人大笑,以为不足患。()(2)既三日,聚而如钱。()
(3)余因是思之()(4)而仅克之()翻译下面句子。
(1)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
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8分,每小题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胃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否既已言之王矣。”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公输》)对下面句子语气的体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傲慢横蛮不讲理) |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 |
C.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 |
D.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墨子从容应对,镇定自信)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和阻止战争的坚定信念。 |
B.墨子见公输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指出攻无罪之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之举。 |
C.墨子劝说公输班采用重重否定的排比句式,极有气势,批判强悍有力,使公输盘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无从辩驳。 |
D.在墨子的劝说之下,“公输盘服。”表明了公输班已听从了劝说,此刻是心服口服。 |
结合选段理解全文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
B.文中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机智善辩、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
C.本文语言长短交错,富表现力,情节一波三折,人物性格鲜明。文中的公输盘,重义轻财,也能够知错就改。 |
D.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
历代也有很多有关战争的古诗词,找出下列诗词中没有写到战争的一首是()
A.《破阵子》晏殊 | B.《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
C.《从军行》杨炯 | D.《雁门太守行》李贺 |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隆中对》(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以彰其咎 () 4、 由是先主遂诣亮() 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一对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