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费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该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 、 等优点(写出两点即可)
请利用DNA酶做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液,将其均分成三组,标号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组合编号 |
A |
B |
C |
处理方法 |
不加任何提取物 |
|
|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
下图所示为细菌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细胞由于具有结构④__________,因此称为__________细胞。
(2)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共同的结构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与动物细胞相比较,共同的结构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细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
(8分,每空1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阁。请据图回答:
(1)分别刺激图中1,2,3,4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__________,肌肉和支配它的 合称为效应器。
(2)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 。
(3)a神经元与b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 。此处7所包含的化学递质只能由[ ]释放,作用于[ ]。
(4)结构6(细胞器)的生理意义是。在正常供氧条件下,6内外CO2浓度差的特点是 。
(8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途径1、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
(2)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3)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4)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品种C的基因型是,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与大棚内CO2浓度变化有关的两种细胞器是和。
(2)一昼夜中CO2光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
(3)一昼夜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4)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C点〈填“等于”、“大于”或“小于”)。A点时C3的含量(填“较高”、“较低”)。
(5)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
。
(6)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
(6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下图中A、B是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多的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即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观察图中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填字母)是黏液腺细胞,其细胞器中,特别发达,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粘住灰尘、细菌,湿润气管。
(2)纤毛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3)与所有上皮细胞一样,呼吸道上皮细胞也不断衰老、脱落,并被底部向上推进的新细胞所代替,图中C、D细胞位于A、B的底部且无突出特征,它们均属于未分化的细胞,其中(填字母)细胞可能分化为纤毛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