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2011·滨州模拟)Ⅰ.回答下列有关常数的问题:
(1)Kw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温度升高Kw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定义pOH=-lgc(OH-),则pH+pOH=________(用含Kw的代数式表示)。
(2)Ka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值越大表示该弱酸的酸性________。α通常称为电离度,顾名思义是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的一个指标,对于某一元弱酸,当用蒸馏水稀释该酸时,Ka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α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Ksp表示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该常数越大表示________。
Ⅱ.已知常温下,AgBr的Ksp=4.9×10-13mol2·L-2、AgI的Ksp=8.3×10-17mol2·L-2。
(1)现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
①加入固体AgNO3,则c(I-)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改加更多的AgI,则c(Ag+)________;
③若改加AgBr固体,则c(I-)______;而c(Ag+)______。
(2)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与AgBr、AgI无关),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A.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
| B.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
| 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
| D.溶液中存在两种可以与同一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则Ksp小的一定先生成沉淀 |
E.难溶盐电解质的Ksp与温度有关
F.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原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物质),使难溶盐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Ksp变小
(3)现向含有NaBr、KI均为0.002 mol·L-1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4×10-3 mol/L AgNO3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向其中再加入适量的NaI固体,则最终可发生沉淀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一定有,可能有,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上述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
说明Fe2+ 具有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为了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分两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组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盛装药品,其中样品a g,称量E的质量,连接好装置;
③关闭止水夹,向B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④当B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经过A装置,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将B、D中残余的气体全部赶入到E装置中;
⑤称量E,增重了b g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D中盛放的试剂是。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导致测定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偏低的是(选填字母)
A.实验后期不通入空气 B.将仪器C中的硫酸换成盐酸
C.撤走仪器D D.撤走仪器F
第二组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好试剂,其中样品b g,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即0mL处
③加入20mL硫酸,
④待反应充分进行后,活塞不在移动,记下活塞前端对应的刻度为V mL
回答下列问题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对于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两种观点,观点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VmL;观点二:产生气体的体积为(V-20)mL,你认为(填“观点一”“观点二”)正确。
(3)假如该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b=0.5g,V=76mL,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2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
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
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
(Cu2O+2H+=" Cu" + Cu2+ +2H2O)。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少量镁和钾等元素。实验室可用图示流程测定鸡蛋壳中钙、镁元素含量。依据的反应可以表示为:Ca2++Y2-=CaY、Mg2++Y2-=MgY。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Ca2+、Mg2+总含量时,控制溶液pH=10。若pH过大,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测定Ca2+含量的关键是控制溶液的pH,使溶液中Mg2+形成沉淀,若要使溶液中c(Mg2+)不大于1.2×10-7mol/L,则溶液pH应不小于(已知:Ksp[Mg(OH)2]=1.2×10-11,上述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3)如果鸡蛋壳粉质量为mg,溶液中Y2+浓度为c mol/L,则鸡蛋壳样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是。
(4)有同学提出可采用如下装置、通过测定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能测定鸡蛋壳中的钙的总含量。
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验,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依次:
1—2—__ ________________(填各装置对应接口的数字序号)。
②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此实验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准确?
答:________(填“准确”、“不一定准确”或“无法判断”)。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