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ll~15题。(10分)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明③谓子产④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日:“何为?夫⑤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⑥,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①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是古代进行各项学习的处所,也可以聚会议事。②执政:执政的人。③然明:郑国的大夫。④子产:郑国执政大夫。⑤夫:发语词。⑥损怨:减少怨恨。⑦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开出小决口,让水从这里流出来。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谓:( ) (2)行:( ) (3)遽:( ).然明和子产对待民众议论朝政分别持怎样的态度?(2分)
.子产认为应如何对待民众对朝政的议论?(2分)
.子产认为应该如何减少民众的怨恨?(用原文回答)(1分)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甲)
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守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
(1)前人之述备矣(2)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2)前人之述备矣( )
(3)或异二者之为( ) (4)岁衣缣一匹(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4分)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
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 是 又 为 择 师 使 辅 导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射(少年时) | B.市鞍马(买) |
C.长而益精(更加) | D.易男装(穿) |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皆次当行()数()建奇功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
文中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