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 (2)诣: (3)就: (4)悉: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
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 ①,多微辞 ②。
②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 ③,不可干以私 ④;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 ⑤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 ⑥至不给。 本未弱冠,聚徒 ⑦ 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赙赠 ⑧几不能给棺敛,执绋 ⑨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①峻洁刻厉:形容文章刚劲凝练而深刻。②微辞: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语言。③制行纯白:行为纯洁。④不可干以私:不掺杂私心。⑤斯文:这里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⑥饘(zhān)粥:稠粥。⑦聚徒:招收学生。⑧赙(fù)赠:官府赠送的钱物。⑨执绋(fú)者:指前往送葬的人。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本往 质,所得造诣日深 |
质:询问,求问 |
B.尤以 植立斯文自任 |
植:树立 |
C.非赙赠 几不能给棺敛 |
几:几乎 |
D.时人 荣之 |
荣:荣耀 |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通贯 乃已 |
亚夫 乃传言开壁门 |
B.犹赁屋 以居 |
先帝不 以臣卑鄙 |
C.行 于世 |
海运则将徙 于南冥 |
D.而笃朋友 之义 |
甚矣,汝 之不惠 |
(3)翻译下面句子。
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
(4)选文第①段主要表现了宋本 的特点:由第②段可知,宋本为官清廉,表现在稠粥都吃不上、 、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 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勋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代周瑜,过蒙言议。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天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孰 若孤? |
②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 |
B.①即 更刮目相待 |
②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
C.①在军中常 苦多务 |
②必先 苦其心志 |
D.①自以为大有所 益 |
② 益慕圣贤之道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蒙辞 以军中多务 |
② 以钱覆其口 |
B.①蒙 乃始就学 |
② 乃重修重阳楼 |
C.①结友 而别 |
②成礼 而去 |
D.① 盖不可及也 |
② 盖以诱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4)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两个语段概括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 ①,愿亲帷幄 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 ③ 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 ④ 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⑤ 。 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列传》,有删改)
[注]①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③国家:指皇帝。④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⑤"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当 兵 革 始 起 扰 攘 之 时 豪 杰 竞 逐 迷 惑 千 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上书 谢曰 |
谢: |
|
②久而 益远 |
益: |
|
③而臣爵位所 蒙 |
蒙: |
|
④恩 犹父子 |
犹: |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
②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4)选文第二段表现了冯异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阅十余岁。 |
阅:经过 |
B.求之下流,固颠。 |
固:坚固 |
C.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颠:颠倒 |
D.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如:依照 |
(2)下列句子补写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僧)以为顺流下矣。
B.(坎穴)渐激渐深。
C.如是再啮(石兽),石又再转。
D.求之(于)下流。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寺僧"求二石兽于水中"而未得,是因其未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B."物理"只能被讲学家掌握,所以讲学家有了嘲笑别人的资本。
C.讲学家认为石兽"湮于沙上",是因为他空谈事理,"据理臆断"。
D.选文第三段连用两个"必"字,写出老河兵富有经验且自信。
(4)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四处问句皆为反问句,加重了语气,引发了思考。
B.选文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寓意于事。
C.选文末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D.选文详写老河兵的推断,说明他抓住了水性的特点才作出了正确判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 ①,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 ②,若罗浮 ③,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 ④,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 ⑤,可偃仰,可放笔研 ⑥,可瀹茗 ⑦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 ⑧,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⑨。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 ⑩,合同而化 ⑪。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⑫。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有删改)
【注释】①决舍:丢开、离别。②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③罗浮:山名。④磴(dèng)级纡曲:石级曲折。磴,石级。纡曲,弯曲、曲折。⑤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是很随便的姿势。⑥研:通"砚"。⑦瀹(yuè)茗:烹茶。⑧九天银河:指瀑布。⑨枰(píng):围棋盘。⑩天籁人籁:指自然界的音响和人所发出的声音。⑪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⑫无征不信: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征,同"证",证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 置几席间作玩
②又有 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③已遂 述数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得从容 以观 |
而安陵 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
B.飞瀑雷震,从空 而下 |
抟扶摇 而 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 |
C.当时建此亭 者,其仙乎 |
负 者 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
D.顷 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
称善者久 之 (《周亚夫军细柳》) |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过 石 桥 有 三 奇 树 鼎 足 立 忽 至 半 空 凝 结 为 一。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5)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飞泉亭及周边景物的一组是
①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
②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③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④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⑤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⑥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