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 ,多微辞

②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 ,不可干以私 ;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 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 至不给。 本未弱冠,聚徒 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赙赠 几不能给棺敛,执绋 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①峻洁刻厉:形容文章刚劲凝练而深刻。②微辞: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语言。③制行纯白:行为纯洁。④不可干以私:不掺杂私心。⑤斯文:这里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⑥饘(zhān)粥:稠粥。⑦聚徒:招收学生。⑧赙(fù)赠:官府赠送的钱物。⑨执绋(fú)者:指前往送葬的人。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本往 ,所得造诣日深

质:询问,求问

B.尤以 立斯文自任

植:树立

C.非赙赠 不能给棺敛

几:几乎

D.时人

荣:荣耀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通贯

亚夫 传言开壁门

B.犹赁屋

先帝不 臣卑鄙

C.行

海运则将徙 南冥

D.而笃朋友

甚矣,汝 不惠

(3)翻译下面句子。

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

(4)选文第①段主要表现了宋本       的特点:由第②段可知,宋本为官清廉,表现在稠粥都吃不上、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本文的作者是代诗人,其文体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惟吾德()谈笑有鸿儒()
可以调琴()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语段中表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语段中描写居室环境幽静宁静的语句是:
请简析本文的写法特色。

阅读短文,完成1—5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本文《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著的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
(1)两岸连山,略无处。()
(2)夏水陵()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冬时,则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之:时态助词,相当于“的”,用于“春冬”和“时(时候)”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B.无丝竹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C.盖简桃核修狭为之。者:……的(事物,这里指修长的桃核)
D.飞漱间。其:代词,它,指山峰。

翻译下列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请概括作者笔下的三峡的主要特点和三峡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时的不同之美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共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陈太丘与友行()
(2)元方入门不()
(3)吾今死矣,子可()
(4)不忍之()
用“/”为下面语句标出三处停顿。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事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这给你什么启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4题。(10分)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引酒且饮之引:(2)夺其卮曰其:
(3)蛇固无足固:(4)子安能为之足?子: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根据此文内容写一个成语,并简述其中的道理。
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与本文相类似的例子,用现代汉语写出来。

阅读《三峡》,完成1~4题。(共13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三峡》

【注释】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②歇:消散。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无阙处()⑵虽乘御风()
沉鳞竞跃()⑷夕日欲()
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
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答:
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