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 ,多微辞

②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 ,不可干以私 ;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 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 至不给。 本未弱冠,聚徒 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赙赠 几不能给棺敛,执绋 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①峻洁刻厉:形容文章刚劲凝练而深刻。②微辞: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语言。③制行纯白:行为纯洁。④不可干以私:不掺杂私心。⑤斯文:这里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⑥饘(zhān)粥:稠粥。⑦聚徒:招收学生。⑧赙(fù)赠:官府赠送的钱物。⑨执绋(fú)者:指前往送葬的人。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本往 ,所得造诣日深

质:询问,求问

B.尤以 立斯文自任

植:树立

C.非赙赠 不能给棺敛

几:几乎

D.时人

荣:荣耀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通贯

亚夫 传言开壁门

B.犹赁屋

先帝不 臣卑鄙

C.行

海运则将徙 南冥

D.而笃朋友

甚矣,汝 不惠

(3)翻译下面句子。

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

(4)选文第①段主要表现了宋本       的特点:由第②段可知,宋本为官清廉,表现在稠粥都吃不上、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若何?”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者天高,无少长贤愚,皆知高高几何举世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皆知高高几何举世不知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齐景公子贡曰 (▲)(2)其贤何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本文说明了孔子的。说理具体形象,富有启发性,可见子贡的

(二)《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无与为乐者(▲)⑵怀民亦未(▲)
⑶相与步于中庭(▲)⑷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意味隽永: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二)课外文言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一)课内文言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喷以烟()②出神()
③吾三省吾身()④ 与朋友交而不乎()
⑤然数年不一见()⑥ 或或立()

文言文阅读
豫章①大祲②。新建县一民,乡居窘甚,家只存一水桶,售银三分。计无复之,乃以二分银买米,一分银买信③,将与妻孥④一饱食而死。炊方熟,会里长至门,索丁银。里长远来而饥,欲一饭而去,辞以无。入厨见饭,责其欺。民摇手曰:“此非汝所食。”因涕泣告以故。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曰:“若何遽⑤至此!吾家尚有五斗谷,负归以延数日。”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出之,则有五十金在焉。民骇曰:“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误置其中。渠⑥救我死,我安忍杀之!”持金还之。
[注]①豫章:郡名,在今江西。②祲:这里指遭灾。③信:砒霜,一种毒药。④孥:儿女。⑤何遽:如何。⑥渠:他。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新建县一民,乡居甚(难堪) B.欲一而去(吃饭)
C.里长急其饭而埋之(吃完) D.负归以数日(邀请)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涕泣告以故安陵君使唐睢使于秦
B.则有五十金在湖中得更有此人
C.将与妻孥一饱食死执策临之
D.因涕泣告故属予作文以记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
②渠救我死,我安忍杀之!”
、从这则故事中里长和乡民的感人之处中各自表现了他们哪些优秀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