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4题。(10分)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引酒且饮之引:(2)夺其卮曰其:
(3)蛇固无足固:(4)子安能为之足?子: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根据此文内容写一个成语,并简述其中的道理。
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与本文相类似的例子,用现代汉语写出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 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辑。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的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王子日: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之为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终无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谈“成才”, (乙)文谈“做学问”,两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 地名。②簟[diàn]: 竹席。③荐:草垫。④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长:旧读zhànɡ,多余,剩余。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一领及我以 ②后大闻
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月色入②怀民亦未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共10分)
【甲】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乙】李万声善三弦,场置几案一、椅一,上张红缎帐,下设锦绣帏,大书曰“寰球绝技”。俄顷,有人扶之而出,台上下万籁无声,悉心静听。于是整理三弦,引场唱京都时调数句。既而按指轻弹,髣髴锣鼓声,《教子》中之三娘出焉。一曲青衫,抑扬婉转,忽焉而生,忽焉而老生,过门唱句,按腔合板,字字清楚,至生旦对唱,亦无丝毫夹杂。继弹《滑油山》,宛然老旦声调,得心应手,有顿挫自如之妙。终弹洋操一节,军乐声,洋鼓声,步伐声,一时并举,若远若近,不疾不徐,更觉出神入化,令人不可思议也。万声亦盲于目,与王玉峰同。
【注释】①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柄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中演奏。音色粗犷、豪放。②洋操:旧指西式军事和体育方面的操练。③王玉峰:人名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一时齐发()⑵不不徐()
文章是如何直接表现李万声善三弦的?
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⑵是整理三弦,引场唱京都时调数句。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台上下万籁无声,悉心静听”,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