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 昏怠:昏沉困倦。② 辄:就。③ 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
C.从乡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
D.每假借藏书之家祗辱奴隶人之手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每小题0.5分,共2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余    假:              
②录毕,送之          走:            
夜昏怠            或: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     
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每小题2分,共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
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靠近城市。郭,外城。负,背倚。②稔(rěn):庄稼成熟。③力未逮:无力实现,力不从心。④为西帅:指宋神宗庆历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一事。⑤参大政:指范仲淹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一事。⑥殁:去世。敛:收敛尸体。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

A.①或异二者之②子无以
B.①不物喜②养济群族之人
C.①予求古仁人之心②有志于是矣
D.①上下天光,碧万顷②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
从甲乙两篇选文可读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怀?

阅读《使人索回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③延誉: 播扬声誉,传播好名声。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蒋堂初淮南转运使()②皆投书即()
③须回书()④后为名臣()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不敢慢其命令

A.普明日复奏其人(《赵普》) B.其一犬坐于前(《狼》)
C.及其日中如探汤(《于园》) D.益习其声(《黔之驴》)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左 右 呵 逐 亦 不 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译文: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黔之驴》)
译文:
“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宾客故人,满其门。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烈士,当如此矣。”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②隗嚣(wěi xiāo):字季孟,建武二年被封为西州大将军。③振旅:整队班师。④伏波将军路博德:伏波将军是古代一种封号,路博德是西汉武帝朝名将。⑤谅:确实,实在。
下列句中的“以”与“马革裹尸还葬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 B.俯身侧耳
C.则纸帖之 D.策之不其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诸兄之()②嚣使援奉洛阳()
满其门()④封数百户()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②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结合选文说说马援除了志向远大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14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③齑jī:腌菜。④啖(dàn):吃。⑤留守:官职名称。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⑦馔(zhuàn):饭菜。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日煮粥一釜( )②既而悉败矣( )
③大人闻汝清苦( )④遗以食物(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范仲淹置之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B.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D.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盖 食 粥 安 已 久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2分)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
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2分)

阅读岳飞的《论马》。
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常之()②不甚()
③不()④啖刍豆数斗()
选出下列加点的虚词“其”与“称其德也”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真无马耶 B.俟欣悦 C.而计长曾不盈寸 D.不能指一端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
然 非 精 洁 宁 饿 死 不 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
(1)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岳飞的《论马》和韩愈的《马说》两篇文章表面都是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两篇文章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