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魁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
(选自《海峰先生文集》)
【注释】①富溢:极富。②别馆:即别墅,指住宅以外另建的园林馆舍。③工:精巧。④勤劳王事:为朝廷效力。⑤临朐:地名。⑥訾:毁谤、非议。⑦欹:斜。⑧有以自得:自己有所领悟。⑨殷:深。⑩朘(juān):剥削。⑾苑囿:园林。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成为予言此地乏胜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2分) 
(1)榜:(              )        (2)累:(               )
.用自己的话说说万柳堂昔盛今衰的景色变化。(3分)
.文章最后一段揭示了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迫于贫尔。”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资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尔素过()(2)既,复呼之()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从文中看,邻舍子“卒为良民”有两个原因:
(1)
(2)

文言文阅读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②斯人
③以其境过            

A.探求 稍微 冷清 B.探求 没有   冷清 
C.请教 没有 清白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下面划线字,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  不物喜,不以己悲      其境过清
B.是  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何世
C.去  乃记之而          游人而禽鸟乐
D.异  或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

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张释之执法
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之廷尉属(2)而更之重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读完全文,你觉得张释之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傅说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于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然后能改(过:过去)

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心志 B.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行拂乱所为出淤泥不染
C.舜发于畎亩 D.故天将降大任斯人也

宋何罪有贤材人远矣
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加线的字。
(1)余幼时即学() (2)不敢稍逾约()
(3)右备容臭() (4) 略无慕艳意()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字数在50个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