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魁
昔之人贵极富溢①,则往往为别馆②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③,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④,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⑤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⑥,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⑦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⑧,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⑨忧之不暇,又何必朘⑩民之膏以为苑囿⑾也哉! ,
(选自《海峰先生文集》)
【注释】①富溢:极富。②别馆:即别墅,指住宅以外另建的园林馆舍。③工:精巧。④勤劳王事:为朝廷效力。⑤临朐:地名。⑥訾:毁谤、非议。⑦欹:斜。⑧有以自得:自己有所领悟。⑨殷:深。⑩朘(juān):剥削。⑾苑囿:园林。.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成为予言此地乏胜.解释文中划线的词。(2分)
(1)榜:( ) (2)累:( ).用自己的话说说万柳堂昔盛今衰的景色变化。(3分)
.文章最后一段揭示了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①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②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③,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节选自《东山谈苑》)
游沙湖④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年号。②馔(zhuàn):饮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薄暮()(2)更相易携去()
(3)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4)是日剧饮而归()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
(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两文中,苏轼畅饮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读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义项,为下列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A.甚意,汝之不惠。 |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C.微斯人,吾谁与归? | D.行者休于树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会天大雨 (2)度已失期
(3)为天下唱 (4)宜多应者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选文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
必然性: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 “兵势有变,亟往必利。”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⑴亦非将军敌⑵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虽善用兵虽千里不敢易也 | B.绣以精兵追退军徒以有先生也 |
C.此易知耳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 D.绣乃服乃丹书帛曰 |
翻译画线句子。
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结合选文说说贾诩是个怎样的人?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⑴楚人怜之⑵为天下唱下列四个选项加点字词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置人所罾鱼腹中
A.大楚兴,陈胜王 | B.皆指目陈胜 | C.固以怪之矣 | D.天下缟素 |
翻译画线句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短语或词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