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我之死        ▲              ②一朔东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 B.或为死,或以为亡
C.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何战?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节选自唐代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
注释:①巡:张巡,邓州南阳人,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②嵩:于嵩,张巡随从。③他帙(zhì):另外一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巡长七尺()②纸笔立书()
③未起草()④其后无不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张巡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吾妻之我者()②臣之妻臣()
③ 王之甚矣()④寡人之耳者()
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能谤讥于市朝 D.皆朝于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请写出邹忌成功说服齐王在方式方法上有哪些可取之处。(3 分)

文言文阅读。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两处)(2分)
若 君 欲 见 之 亦 令 召 问 焉 彼 受 赐 矣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字
①令彭氏之子②则耳
③则吾必而强食之④因彭氏之子
请将“君将何之?”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什么特点?试概括。(4分)

文言文阅读。(13分)
《庄子》故事两则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鵮,子知之乎?夫鹓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惠子②搜于中三日三夜
③非梧桐不④子非鱼,知鱼之乐?
翻译句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第一则中哪两个字能够表现惠子看重功名利禄?
第二则故事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文言文阅读。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节选自《吕氏春秋》)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其 所 以 不 得 之 乃 狗 劣 也 欲 得 良 狗 则 家 贫 无 以。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君致力于耕作()(2)人不 ()
(3)非猎也()(4)百事也尽()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