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二)(8分)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   ▲   )以为号焉
(2)(   ▲   )在必醉
(3)环堵萧然(   ▲   )
(4)不汲汲(   ▲   )于富贵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写出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卿言多务,若孤鲁肃过寻阳即刮目相待
翻译下面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问答)
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
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一句。
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伤仲永》与这篇《孙权劝学》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③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注释】①今:若,如果。②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义与不正义的话。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或短语。
⑴故患有所不也()⑵故不为苟得也()
⑶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之乎()⑷子冠履()
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⑵万事莫贵于义也。
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⑤香港义工阿福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为抢救六名被困师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请择用两文中的原句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文言文)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成,将攻宋问:“何战?”
B.愿借子杀大小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义不杀少杀众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D.吾固不杀人舍生而取者也

解释划线字词。
(1)献十金()(2)不可谓类()
(3)肉食者()(4)小信未孚,神弗也()
翻译句子。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①君将哀而之乎()②其地之出()
寒暑()④又安敢耶()
下列四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乡邻之生蹙/可计而待也 B.竭庐之入/真不知马也
C.悍吏来吾乡/主人处处款 D.鸡狗不得宁焉/欲言,无可进者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原句:蒋氏乡邻
作用: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题目。
曹 刿 论 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划线的字。
(1)肉食者谋之,又何焉?间_________
(2)小惠未,民弗从也。徧_________
(3)牺牲玉帛,弗敢也。加_________
(4)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狱_________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
他的远谋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文中的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还有: ______________(举一例)(4分)
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