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银、铁、铜三种金属丝,为探究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根据他记录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实验现象"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论 |
1 |
取铁丝浸入稀硫酸中 |
|
2 |
取铜丝浸入稀硫酸中 |
无现象 |
3 |
取银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
(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下同)。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用到
装置,则
装置所盛试剂的名称是。
(3)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
,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该选用的装置是。
(4)实验室里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装置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则可能的原因是。
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
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
;
乙同学猜想是
;
你认为是。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溶液;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溶液。 |
; 。 |
猜想正确 |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保存熟石灰。
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下表中"实验结论"选填"="、">"、"<"符号)
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比时,有同学分析:有一个方案观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因此不能说质量不守恒。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
据中广网年5月3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
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没变,仅仅是变小了。
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
依据原理 |
效果评价 |
反应类型 |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 |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
【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小聪同学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污染,因为。
(2)请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 |
依据原理 |
效果评价 |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
||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
(2)若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