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拟用KMnO4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可以测定Fe2+的含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MnO4-+H+——Fe3++Mn2++H2O(未配平)
[准备实验用品]
①仪器:a.电子天平,b.滴定管,c.100mL量筒,d.烧杯,e.漏斗,f.容量瓶(100 mL、 250mL),g.锥形瓶,h.玻璃棒,i.药匙,j.烧瓶,k.铁架台(带滴定管夹),l.胶头滴管。
[实验记录]
[交流与讨论]
(1)准备的实验用品中,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不需要的试剂有(填序号)      
2)本实验所用的KMnO4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课外小组里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最后取得共识,认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4)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5)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得的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偏大、偏小、无影响)。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蘸有淀粉—KI溶液 ②蘸有品红溶液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④蘸有浓NaOH溶液。(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p中盛装试剂的名称为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处:;②处:
③处:
(3)写出④处反应的离子方式:

甲同学进行Fe2+还原性的实验,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步骤一:制取FeCl2溶液。向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得pH<1。
步骤二:向2 mL 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5滴5% 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 mol•L-1、pH约为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二”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2)甲同学探究“步骤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I.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实验II.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III.向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变红,通入O2,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的说明
②实验III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
(3)甲直接用FeCl2·4H2O配制mol•L-1 的FeCl2溶液,重复“步骤二”中的操作,发现液体红色并未褪去。进一步探究其原因:
I.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红色液体和滴加了KSCN溶液的FeCl3溶液,前者有丁达尔效应,后者无。测所配FeCl2溶液的pH,约为3。由此,乙认为红色不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II.查阅资料后推测,红色不褪去的原因还可能是pH较大时H2O2不能氧化SCN-。乙利用上述部分试剂,通过实验排除了这一可能。乙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步骤
试剂及操作
现象
i


生成白色沉淀
ii
向i所得溶液中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

硫酸铁铵[aFe2(SO4) 3·b(NH4) 2SO4·cH2O]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某化工厂以硫酸亚铁(含少量硝酸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是
a.NaClOb.H2O2c.KMnO4d.K2Cr2O7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用足量最适合的氧化剂B氧化之后和加热蒸发之前,需取少量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能否用酸性的KMnO4溶液?并说明理由。(可用文字或方程式说明)
(3)检验硫酸铁铵中NH4+的方法是
(4)称取14.00 g所得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 g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含0.05 mol Ba (NO3)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为了探究钠与CO2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

(1)请将上图各装置连接完整(填写装置中字母):c接f,
(2)若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在加稀盐酸时,发现CaCO3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A.NaNO3溶液 B.CCl4 C.苯 D.稀硝酸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时再点燃酒精灯。
(4)反应过程中CO2足量,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写出两种情况下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Ⅱ.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46g,充分反应后,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mL(标准状况)CO2气体,且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

38.S2Cl2常用于橡胶硫化、有机物氯化的试剂,实验室可利用如下装置来制备S2Cl2。(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①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反应涉及的几种物质性质如下:

性质
物质
熔点
沸点
着火点
其他性质
单斜硫
119.2℃
446.6℃
363℃
/
斜方硫
112.8℃
446.6℃
363℃
/
S2Cl2
-77℃
137℃
/
遇水强烈分解生成S、SO2和HCl

回答下列问题:
(1)A部分仪器装配时,放好铁架台之后,应先安放(填仪器名称)。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应先进行,再添加试剂,冷凝水进水口是(填“a”或“b”)。实验完毕,A中不再产生氯气时,可拆除装置,拆除时,最先进行的操作应是
(2)S2Cl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其电子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撤去C装置的后果;用直接加热代替水浴加热的后果是
(3)单斜硫、斜方硫互称为,从熔点、沸点、着火点等信息得到的启示是
(4)M溶液可以选择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①碳酸钠溶液 ②氯化铁溶液 ③亚硫酸钠溶液 ④高锰酸钾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