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活动报告。
(1)探究活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用仪器:集气瓶、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
①先用砂纸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
②绕成螺旋状于一根火柴杆上;
③点燃火柴杆、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4)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分析: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常见气体,乙装置中有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彩色气球,红球中充有空气,蓝球中充有氧气。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橡皮乳胶管将A、B连接,打开分液漏斗和活塞,缓缓将X滴加到Y上,有气体生成。
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缓缓上升,蓝球几乎不动,则甲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Y起  作用。
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和蓝球均缓缓不同程度地上升,则甲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和蓝球均几乎不上升,则甲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  
(3)用分液漏斗替代长颈漏斗进行该实验的一条优点是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B的作用是
④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为
(2)若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来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装置按B1→D→E→B2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对于上述设计的这个实验装置,你认为还需要改进的是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E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Ⅰ、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生产过程中,需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4)操作A的名称是,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5)洗涤过碳酸钠晶体最好选用
A.蒸馏水 B.无水酒精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6)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其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④待装置A中时,停止滴加水,并关闭活塞;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7)完善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①、④
(8)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黑色粉末能加快过碳酸钠的分解速率,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可能是(填化学式);
(9)实验中,,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10)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近似为1.43g·L—1。),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3分,Mr(2Na2CO3·3H2O2)=314、Mr(O2)=32]
【实验反思】:
(11)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测定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12)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13)有同学提出,装置中原有空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4)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用下述方案进行测定。方案:将装置A中剩余物过滤,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并入滤液蒸发得无水固体1.39g。则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
(15)根据资料卡片,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方案测定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只需给出简要的方案)

现有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为
(4)实验发现:用40%的硫酸制取H2效果最好。现欲配制30mL 40%(密度为1.30g·mL—1)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g·mL—1)的浓硫酸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需要水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浓硫酸时,若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硫酸的质量分数40%(填“>”或“=”或“<”),配制过程不需要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 E.胶头滴管 F.铁架台

(5)实验室制取H2时,在硫酸溶液中滴入饱和CuSO4溶液会影响反应速率。右图是滴入饱和CuSO4溶液体积(X)与反应速率(Y)的关系图,请回答:

①滴入CuSO4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点过后,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