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Ⅰ.甲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①组装好如图仪器,并     
②称取7.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的作用是                  
(3)如果没有D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是         
(4)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7.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3.4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Ⅱ.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      (填编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B.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          ,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反思】乙组所测实验数据比甲组更准确,你认为甲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实验报告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目的:理解掌握蜡烛的有关性质知识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点燃前

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硬度小,稍有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
石蜡浮于水面

点燃蜡烛

蜡烛先熔化后气化,再燃烧;火焰明亮且明显分成三层

在烛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

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振荡
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斑点

熄灭蜡烛
火焰熄灭,灯芯上产生一缕轻烟
轻烟为蜡烛蒸气冷却所致,遇明火可以燃烧。

结论:在通常情况下,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稍有气味,熔点、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蜡烛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等。
问题和建议:为进一步说明蜡烛是先气化,然后是石蜡蒸气燃烧,可用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插入焰心,然后在尖嘴处点燃。根据是否能点燃,可推断上述猜测是否正确。

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人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理由是.
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N a C l + 2 H 2 O = 通电 2 N a O H + H 2 + C l 2 ),这种工业称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 N a 2 C O 3 ,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可能含有 N a C l ,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
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还含有的杂质是

【交流与讨论】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
(填"正确"或"不正确")。
II.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下:

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
【交流与反思】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
(1)探究方案中未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
(2)探究方案中因缺少(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镁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合金表面易上色,常用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
Ⅰ.(1)形状大小相同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同样的盐酸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两者都发生反应 B.镁比铝反应剧烈 C.铝不与盐酸溶液反应
(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用化学式 N a A l O 2 表示)和 H 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它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右图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相等。

方案二: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右图所示。

(1)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
置导管口 a b c d 的连接顺序是:
a→

(2)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方案三: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 8 g 镁铝合金样品,把 60 g 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下图:

(1)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
(2)从上图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
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

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06.png

Ⅰ.(1)仪器 a 的名称是;(2)写出一种可使用 C 装置收集的气体.

Ⅱ.(1)实验室常用 H 2 O 2 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 O 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写出 H 2 O 2 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 F e C l 3 C u S O 4 都可作为 H 2 O 2 分解的催化剂.下图2是探究 F e C l 3 C u S O 4 H 2 O 2 分解催化效果的实验,可通过观察(填现象),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

Ⅲ.(1)写出实验室制取 C O 2 的化学方程式:.

(2)要验证 C O 2 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认为用下图3的(填"甲"或"乙")实验操作方法效果更好(夹持装置已略).105.pn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