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
(2)(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来表示。
小明饲养了一对白色家兔(甲为雌性,乙为雄性)。他每天喂养时,①把它们的动作、习性以及各种特点都一一记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②在他的精心饲喂下,甲、乙两只家兔健康成长,并生下4只可爱的兔宝宝,其中1只黑色,3只白色。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①中描述可知小明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2)甲兔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鲤鱼的呼吸器官是,家鸽的主要呼吸器官是,上述生物呼吸器官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3)和人一样,家兔的性别也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那么,甲兔膈肌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
(4)若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家兔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甲、乙两兔的基因组成为,黑色小兔的基因组成为。
回答下面关于实验及科学探究方面的问题。
(1)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那么,设计实验方案时的主要依据是。
(2)下面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操作的三个不同步骤示意图,它们的先后顺序是。(用图号和箭头回答)
(3)下图中所滴的液体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是不相同的: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是。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形态 |
等量馒头 |
碎屑 |
碎屑小块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序号 |
A瓶 |
B瓶 |
C瓶 |
D瓶 |
1 |
各加入等量清水 |
|||
2 |
不加河泥 |
各加入等量河泥 |
||
3 |
不加水藻 |
各加入等量的水藻 |
||
4 |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况的小鱼,并用软木塞塞紧瓶口 |
|||
5 |
置于相同光照下 |
黑暗 |
||
小鱼生存时间 |
3天 |
11天 |
25天 |
2天 |
分析并回答:
(1)实验装置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和D模拟的生态系统相比,不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主要作用是。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可能的原因是。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