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 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 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
 (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 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原则。
 (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原因是。
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三支量筒,编号甲、乙、丙,向其中各放入一枝生长状况相似的天竺葵枝条。甲量筒中的枝条保留所有叶片,乙量筒中的枝条去掉一半的叶片,丙量筒中的枝条去掉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三支量筒中加水至100毫升;晚上8时观察并记录液面的刻度值。连续6天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三支量筒内液面的变化情况表
| 时间 水量(毫升)量筒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 甲 | 
   60 | 
   62 | 
   50 | 
   64 | 
   60 | 
   68 | 
  
| 乙 | 
   75 | 
   77 | 
   73 | 
   76 | 
   76 | 
   74 | 
  
| 丙 | 
   94 | 
   96 | 
   90 | 
   97 | 
   92 | 
   97 |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6天测量计数的目的是_________。
 (2)三支量筒中甲量筒的液面刻度值最低,是由于甲量筒中的植物枝条保留全部叶片,________作用进行的旺盛,因此甲量筒中的水分散失量最大,液面下降最多。
 (3)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_量筒,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
科学家用多条金鱼做实验,测试不同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鱼开合鳃盖的频率)的影响。下表为科学家在实验中得到的四组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实验数据统计表
| 温度(℃) | 
   18 | 
   20 | 
   22 | 
   24 | 
  
| 平均呼吸频率(次/分) | 
   92 | 
   97 | 
   105 | 
   114 | 
  
(1)请以温度为横坐标,平均呼吸频率为纵坐标,绘出金鱼呼吸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明水温和呼吸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同质地同数量烟草在不同体积水中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时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 清水 | 
   烟草浸出液 | 
  |||||
| 70ml | 
   60ml | 
   50ml | 
   40ml | 
   30ml | 
  ||
| 20秒内心跳次数 | 
   70 | 
   63 | 
   65 | 
   67 | 
   69 | 
   71 | 
  
(1)该实验的变量是。
 (2)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水蚤的心率与烟草浸出液的关系是。
 (3)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
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提供实验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
 Ⅱ.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
 Ⅲ.十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
 Ⅳ.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
 请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的现象属于免疫;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3)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体内作为起作用,体内产生的具有免疫力的抗体,其物质成分是。
探究园地: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和____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和____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碘液观察,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