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用多条金鱼做实验,测试不同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鱼开合鳃盖的频率)的影响。下表为科学家在实验中得到的四组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实验数据统计表

温度(℃)
18
20
22
24
平均呼吸频率(次/分)
92
97
105
114

(1)请以温度为横坐标,平均呼吸频率为纵坐标,绘出金鱼呼吸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明水温和呼吸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气体)。
(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
(3)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
该实验的变量是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5)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作用,释放出(气体)。

某中学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设计了"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3)制定和实施计划
①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的标签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④"空白对照"组
⑤把三种培养你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
⑥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并计算
(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5)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6)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有的对人类有害,但有的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人们往往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加入菌;利用有些真菌产生的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治疗相应的疾病.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同时还要不断地向外散失水分,水分的散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刚同学想: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系吗?针对这一疑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去掉大部分叶片.
②用量筒量取等量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
③把两段枝条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④将两个实验装置至于相同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
⑤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计算实验前后两个装置内的清水量的差值,记录在表中:

清水量(毫升)
实验装置
初始量(毫升)
最终量(毫升)
差值(毫升)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2)实验步骤③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
(3)实验步骤④中.将两个装置至于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是利用了对蒸腾作用强弱的影响.
(4)实验步骤⑤中,如果甲乙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相同,则说明:;如不同,则说明:
(5)该实验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身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举一例: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儿,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
②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③取2支洁净试管,编为1号和2号,分别加入等量馒头碎屑,然后向1号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向2号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充分震荡,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④取出2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1)实验中1、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小明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震荡试管,分别模拟了:
(3)实验过程中,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是因为食物的消化需要
(4)预测实验现象:不会变蓝色的是号试管,原因是
(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推测,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消化,又能进行消化.

为了探究外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在四只培养皿内分别铺上相同的纸巾,再在上面分别放上等量饱满的、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然后放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

培养皿编号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0
20
20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0%
0
90%
0


请据表回答:
(1)上表的实验设计共包含了组对照实验。
(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3)通过上述实验,应得出的结论是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4)幼苗是由种子的发育而来,若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