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冷战”局面。双方的敌对行动,包括( )
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
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是( )
| A.为人类谋幸福 |
| B.以科学促发展 |
|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
| D.实现普选权 |
而我(恩格斯)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句话赞扬了( )
| A.马克思的彻底革命精神 |
| B.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和各国反动政府进行无情的、坚决的斗争精神 |
| C.马克思的敌人都是公开的,马克思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的精神 |
| D.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 |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表现在( )
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
③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④ | D.③④ |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
| A.英、法、美 | B.英、美、德 |
| C.法、美、德 | D.英、法、德 |
下图展现的是1848年1月29日,法国政府勒令恩格斯在3个小时内离开巴黎,在3天内离开法国的情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生涯中,多次被反动政府驱逐,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
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已产生了较大影响
②马克思、恩格斯是公认的革命领袖
③欧洲的政治空气较为反动
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恐慌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