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会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A.平津战役 | B.孟良围战役 | C.淮海战役 | D.辽沈战役 |
在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将发布“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规定:“……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一规定的实质是确立了英国在中国的
| A.协定关税权 | B.领事裁判权 |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租界司法权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取名字很讲究,至少要图个吉利,最好还能有助于大贵大富。事实上,一个好名字有时候确实能给人带来好运气。据史书记载,清末甲辰会试年,恰逢北方大旱,殿试结柬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上,让慈禧钦定状元。以下四人中,因为名字“恰逢其时”而最后被“幸运”地钦点为状元的是
| A.朱汝珍 | B.商衍鎏 | C.谭延闯 | D.刘春霖 |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
|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
|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