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赵普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①发:              ②为________________③明日: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2分)
.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本诗第二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本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
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下列句中“之”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怅恨久之 B.辍耕之垄上 C.渔人甚异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项羽的叔父左尹项伯夜里骑马到了项羽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意在让张良和他一起离开,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
B.张良把项羽要攻打沛公的事告诉给沛公,沛公大惊,最终还是张良替他出了主意。
C.沛公见了项伯后,和他相约结成亲家,并说明自己不贪占财物,选册登记官吏百
姓,派兵把守,等待着项羽的到来。
D.项伯连夜回到军营后,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给项王,表明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反而攻打他,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早好好款待他。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善留侯张良素:_______________②去不义亡:_______________
③项伯杀人,臣之 活:_____________④张良出,项伯 要: 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穆宁,怀州河内人,以明经①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贼。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②,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③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④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
注:①明经:即“明经科”,选举官员的科目。 ②见户:现有户口。 ③质:穆质,穆宁的儿子。④唶:叹息。
下列句中与“又何以进乎”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杀之以应陈涉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得而腊之以为饵 D.醒能述以文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穆宁刚强正直,且富有爱国情操。安禄山叛乱,穆宁招募士卒,联合力量来抗击贼军,后又跟随颜真卿拒敌。
B.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
C.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
D.穆宁坚守气节却并不得志,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因此闷闷不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檄州县并力贼捍:②以息其母弟属:
③帝之异:④刺史之疾:
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译:
②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
译: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赖。有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zhuó):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盗②灌军门谒见③百姓④有盗麦舟者
翻译句子: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王罴性俭率
王罴①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②,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③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选自《周书•王罴传》)
【注释】①王罴(pí):北周大将。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爨(cuà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客与罴瓜②瓜皮落地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
21.你怎样看待王罴的“直率”?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