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节选自《韩非子》)
【乙】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 ,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节选自方孝儒《指喻》)
【注】 ①握:四寸为一握。 ②膂(lǚ):脊骨。 ③瘳(chō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解释下列语句加线词的意思。
(1)居十日 居:__________
(2)至于既成 既: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__________
(2)以为不足患 翻译:__________
在这两篇寓言故事中,蔡桓公对扁鹊劝告的态度多是“不应”“不悦”,结果“ ① ”;郑仲辨对医生意见的态度是“ ② ”,结果“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这两篇寓言故事蕴含着相同的道理,即: ③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四]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了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④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则素湍绿潭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B.遂用之 |
遂迷,不复得路 |
C.战则请从 |
请从吏夜归 |
D.虽席地不容间也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3)下面四个选项哪一项的“之”是代词,指人的?它指的是文中的哪个人?
A.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D.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4)把文中画线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翻译时必须译出“午”的姓名。)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6)你怎样评价文章中的祁黄羊?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
【乙】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 ①.其上有鸟,赤冠长喙。稍西,一峰高绝,有蹊阶,仅可步,相扶而上,过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来迎。峰顶有屋数十间,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 ②鸣。且暮,皆宿。至夜,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天明,皆去。
(选自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蚖:毒蛇。②铎(duó):铃铛。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余寒犹 厉
②冻风 时作
③ 娟然如拭
④有僧 布袍来迎
⑤ 赤冠长喙
⑥皆 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脱兔 之鹄 |
大道 之行 |
B.山峦 为晴雪所洗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C. 且暮,皆宿 |
年 且九十 |
D.游人 虽未盛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②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立者如人,卧者如虬。
(5)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来写初春景象,先写欲游不能的苦恼,再写郊游见闻,最后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
B. |
【乙】文以时间为序,主要写了去新城三十里游玩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松、泉、藤、鸟、峰、房屋等很多景物,语言简练。 |
C. |
【甲】【乙】两文都恰当地运用了白描、比喻等手法,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
D. |
【甲】文对"城居者"围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进行了讽刺。【乙】文描写了城北山中幽深冷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悲伤的心境。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①黔敖:人名。②袂(mèi):袖子。③屦(jù):麻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
②从而谢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请你结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裴子野①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②,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③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裴子野:南北朝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②率:标准。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对划波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家素清贫时/逢水早/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B.家素清贫/时逢水早/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C.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D.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冬至后女婿谒之
②某郎好酒,故汝常贫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②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4)邺下领军与南阳人人性中的弱点分别是什么?
(5)我们从裴子野身上能学到哪些优良品质?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鄙:边疆,边远的地方。②发政举事:指君主发布政令,行动做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王之蔽甚矣
②时时而间进
③宋昭公出亡
④被服以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
②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翻译
(3)齐威王的成功和宋昭公的失败,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三条建议归纳再合适不过了,齐威王由于和所以使齐国强大起来;宋昭公由于所以落个国破家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