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某历史事件:“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这位史学家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
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 |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
D.知识经济兴起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伟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材料肯定了斯大林时期的俄国
A.开创计划经济体制 | B.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
C.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 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外交”,把维护“人权”和推广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 | 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
C.实质是一种冷战思维 | 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中国外交活动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的改善 | D.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