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第63届大会确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中学生更应该热爱和学好化学。学好化学的方法很多。如:
(1)分类方法。下面是对单质、化合物的分类。请用恰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2)对比方法。图21是教材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3)"学科思想"方法。
结构 性质
用途"的思想.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的结构示意图为①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①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 .
(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日本地震后,个别居民抢购食盐.假设某人经医生确认,每日需要补充166mg KI.已知每千克某品牌碘盐中KIO3的加入量为42.8mg,如果用该食盐替代碘片提供治疗辐射所需的碘元素,则每日需食用该食盐的质量为 kg.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1)若用于制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 ,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 (填“B”或“C”)相连.
(2)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若X是水,Y是CaC2固体,则从A中放出乙炔(化学式:C2H2)气体,同时还生成一种碱.乙炔微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若用乙装置收集乙炔,则乙中还应该装入 ;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中间烧杯的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烧杯的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由此得出结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金刚石 .(2)碳酸氢铵 .
(3)氢氧根离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5)天然气(沼气)的燃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