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研究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图甲中属于生物膜系统且在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是[12]__________。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0分)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含2个A的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
(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
①基因控制叶绿素合成的途径是。
②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环境和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2)现有一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如右图)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q;另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记为p。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胚囊中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①据此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填“在”、“不会在”或“可能在”)片段m上。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可以让植株甲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Ⅰ.;
Ⅱ.。
(共10分)
Ⅰ、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表示。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主要以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
(4)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CO2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Ⅱ、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 ,原因是。
(2)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Kg。
(共9分)回答下列Ⅰ、Ⅱ两个问题:
Ⅰ、(1)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
(2)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增加散热。
Ⅱ、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
(3)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号家兔。
(4)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号家兔;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原因是。
(共10分)下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 ℃(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其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
(2)当E>C时,可采取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若遇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光最有效。当E=B时,若往温室内充入14CO2, 则14C的转移途径是(用“→”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a点和A点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4)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①;
②。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菊花茎尖离体培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菊花茎尖培养成植物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通过__________分裂来完成。要促进茎尖细胞分裂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两类激素。
(3)脱分化和再分化这两个过程的进行还需要维持一定的外界条件,一是要有适宜的__________,二是要__________。否则植物组织培养就不能成功。
(4)这样培养成的试管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