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0~12题。(17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6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 )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③一士人善画( ) 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5分)
贞观七年,太宗幸①蒲州,刺史赵元楷课②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谒路左,盛饰廨③宇,修营楼雉以求媚。又潜饲羊百余口鱼数千头,将馈贵戚。太宗知,召而数之曰:“朕巡省河、洛,经历数州,凡有所须,皆资官物。卿为饲羊养鱼,雕饰院宇,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复行,当识臣心,改旧态也。”以元楷在隋邪佞,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元楷惭惧,数日不食而卒。(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②课: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③廨: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①课父老服()黄纱单衣②召而数()之下列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修营楼雉以求媚 B 以元楷在隋邪佞
C 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 D 以儆效尤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以元楷在隋邪佞,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读了本文,你觉得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乙]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使学为()诗④惟()读书是务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抄录未毕,而已能诵书。[甲]文中写方仲永五岁能够“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乙]文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如成人”,都是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你认为他们早慧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
阅读理解
㈠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传一乡秀才观之()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
②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10分)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颖异,入太学,中进士第。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时胡伸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时王黼①与藻同舍,素不咸②,投闲凡八年,终黼之世不得用。
高宗践祚③,召试中书舍人④。时次扬州,藻多论奏,宰相黄潜善恶之,遂假他事,免为集英殿修撰。明年,复拜翰林学士。属时多事,诏令类出其手。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
【注释】①王黼(fǔ):北宋奸臣,祸国殃民,为“六贼”之一。②咸:和睦。③践祚(zuò):皇帝登基即位。④中书舍人:与下文的“集英殿修撰”“翰林学士”,均为文职官员。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时胡伸亦以文名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及()(2)假()(3)陈()说说“后十年,卒如其策”的意思。
《三峡》中引用“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来对秋景作总结,找出文中与此同工的句子。
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汪藻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牛头马肉①
灵公②好妇人而丈夫饰③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④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⑤,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⑥月而国莫之服⑦。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②灵公:齐灵公,公元前581—554年在位。③饰:服饰,装 饰。④裂:作动词,撕破,撕毁。⑤内:内宫。⑥逾:越,过。⑦莫之服:即“莫服之”。之 ,代指“男子饰”。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⑴国人尽服之( )⑵相望而不止( )说说“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的意思。
全国女扮男装的事屡禁不止,齐灵王非常苦恼,晏子为他出了一个什么主意?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评价一下晏子和齐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