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均为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和C、B和E同主族,B、C、D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的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F原子中共有6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 、C 、E 、F 。
⑵元素A和元素B可以形成A2B物质甲,写出甲的分子式 ,甲为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⑶元素A和元素E形成化合物乙,写出乙的电子式 ;常温下甲为液态,乙为气态,试解释原因 。
⑷元素A与元素C形成化合物丙,丙的水溶液显碱性,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⑸元素C、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⑹写出元素F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
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元素,A是短周期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其基态原子每种轨道中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3∶1;E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元素,其合金用途最广,用量最大。
(1)B与D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是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2)A分别与B、C、D能形成电子数为10的化合物,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它们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一个C的单质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π键、________个σ键。
(6)E的三种同素异形体,晶胞如图所示:
其中晶胞γ的堆积模型中E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该晶胞中所含原子数为________。
短周期非金属元素A、B、C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2,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元素D、E都位于第四周期,其中E的核电荷数为29,D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在同周期中是最多的。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元素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2)已知(AB)2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其结构式为________,1 mol该分子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
(3)基态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化合物DO2Cl2的熔点是-96.5 ℃,沸点是117 ℃,则固态DO2Cl2属于________晶体。
(4)已知元素E的氢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序数小于36的四种元素X、Y、Z、W,有关它们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
部分结构知识 |
部分性质 |
X |
X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三个能级上,且有三个电子能量相同 |
X有多种氧化物,如XO、XO2、X2O4等;通常情况下XO2与X2O4共存 |
Y |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
Y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
Z |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 |
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6 |
W |
W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52,中子数为28 |
+6价W的化合物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皮革加工、吹气法检查司机是否酒驾等 |
请填写下列空白(答题时X、Y、Z、W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X单质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是________。
(2)Z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Z的氢化物液态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导电。
(3)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预测题)(1)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碱性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比①和②实验所得的结果,将I2、ClO-、SO42—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有铁片、铜片,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化铁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的还原性比铜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含X的物质记为C,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黄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X为________。
A.SO32— B.SO4— C.CH3COO- D.SiO32—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________ (填相应的离子符号)。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