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①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
【注】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 ②海楼:海市蜃楼。(1)李白与杜甫,世称       ,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2)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
(3)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庄子》)
综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林空鹿饮溪”一句描绘的景物,是作者远观所见还是近观所见?请说明理由。(4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时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任意一联诗句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并回答问题。(8分)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词的上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本词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并回答问题。(8分)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词的上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本词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