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实验人员在生物实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在重复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时,对天竺葵的一片叶子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熏蒸叶片,结果叶子的两半都变蓝。原因可能是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和分离色素的过程操作规范,但叶片是在只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的,则实验结果为            
(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对洋葱根尖进行充分解离后,用适合的染料又进行了充分的染色,然后制片观察,发现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太浅,原因可能是                       
(4)在重复恩吉尔曼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时,用水绵和好氧菌作实验材料做成临时装片,装片中的液滴成分应为          ,在给水绵照光前,应将装片放置在
                        的环境中足够的时间。
(5)伞藻是由假根(含细胞核)、伞柄、伞帽三部分构成的单细胞藻类。在用甲伞藻(伞形帽)和乙伞藻(菊花形帽)为实验材料验证细胞核的功能的实验中,实验的准备工作是                        ,然后分别嫁接或移植甲乙伞藻的                  作对照,最后观察              ,得出的结论是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城市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建立人工湿地,形成藻菌共生污水净化系统,对生活和工业污水(主要含有机物)进行净化处理。
(1)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人工湿地中菌类等作为分解者的作用是,此过程中还可产生二氧化碳,有利于藻类等植物光合作用中
的进行。
(2)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稳定性高。科研人员用不同的培养基筛选出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微生物,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保护湿地的最好办法建立

今年三月,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复合大灾难,但人们对核辐射尤为担心和关注,究其原因,是核辐射作为物理因素,可以诱发生物细胞内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极其深远而严重。若其发生在配子中,将按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人体的某些体细胞 ,该细胞有可能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森和克里克还提出了DNA分子的自我复制假说,在其如图所示用15N标记的DNA密度梯度离心实验中,亲代的DNA分子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重、中、轻)代,第一代之所以表现为中代,是因为其DNA双链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分析比较全部三代的离心结果,他们提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演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区别之一是,前者强调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认为生物进化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定向改变。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1)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所做的实验。

容器
植物
部位
光质
温度(℃)
O2增加量(mL/8小时)
1
天竺葵


22
120
2
天竺葵


22
15
3
天竺葵


22
-10
4
紫罗兰


22
80
5
紫罗兰


22
10


据图表可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比较不同的植物部位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图解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此过程的场所是
②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________;在温度为10 ℃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补充画出植物在30~60 ℃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干扰素在人体中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几乎能抵御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传统生产方法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干扰素在体外不易保存。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过程是:
①从健康人体外周静脉血分离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中提取,经反转录获取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②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用酶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本质是
③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使用处理,使其成为,一定温度作用下完成转化。
④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后取(上清液/菌体),经进一步处理获得产物,进行产物鉴定时可采用技术。
(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
预期蛋白质功能→→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利用细胞工程生产干扰素,思路是:
将相应免疫细胞和瘤细胞融合,筛选细胞,经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干扰素。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和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