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且改变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实验方案如下: 甲:①准确配制0.1 mol·L-1的HA、HCl溶液各100 mL;
②取纯度相同,质量、大小相等的锌粒于两只试管中,同时加入0.1 mol·L-1的 HA、HCl溶液各10 mL,按图装好,观察现象
乙:①用pH计测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 HA和HCl溶液的pH;
②再取0.1 mol·L-1的HA和HCl溶液各2滴(1滴约为1/20 mL)分别稀释至100 mL,再用pH计测其pH变化
(1) 甲、乙两方案中都要用到__________ mL的容量瓶。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0.1 mol·L-1的HA溶液的pH 1(填“>”、“<”或“=”) ;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现象是:
A.加入HCl溶液后,试管上方的气球鼓起快
B.加入HA溶液后, 试管上方的气球鼓起慢
C.加入两种稀酸后,两个试管上方的气球同时鼓起,且一样大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第______步,能证明改变条件弱电解质平衡发生移动。甲同学为了进一步证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情况,设计如下实验:①使HA的电离程度和c(H+)都减小, c(A-)增大,可在0.1 mol/L的HA溶液中,选择加入_________试剂;②使HA的电离程度减小,c(H+)和c(A-)都增大,可在0.1 mol/L的HA溶液中,选择加入________试剂。
A. NaA固体(可完全溶于水) B.1 mol/LNaOH溶液
C. 1 mol/LH2SO4 D.2 mol/LHA
(3)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a<4,则A、B都是弱酸
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钛白粉(TIO2 ) , TiO2常通过两种方法可制得 Ti。
其中, 2H2SO4+ FeTiO3 = TiOSO4+ FeSO4+ 2H2O 。回答下列问题。
(l)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SiO2+2NaOH =Na2SiO3 + H2O 和
(2)滤液①中的溶质主要是 FeSO4,检验其中Fe2+的方法是:.
(3)从 TiOSO4→H2TiO3需要加热,则加热的目的是:。
(4)电解 TiO2来获得 Ti 是以 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O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5)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TiO2和Cl2反应体系中加人焦炭后,能使反应 TIO2(s) + 2C12(g)TICl4(l) +O2(g)顺利进行的原因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快速制氨气
(1)用装置I快速制氨气,则装置I的a仪器中可加入浓氨水,b仪器中加入。装置Ⅱ从管口进气可作为氨气的收集装置。
【实验二】收集NO
(2)利用装置Ⅱ可收集NO,试简述操作方法:。
【实验三】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3)设计实验,完成下列表格(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加行)
装置序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名称 |
现象 |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胶头滴管外,你认为本实验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试剂: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铜片。
实验记录(划斜线部分不必填写):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① |
在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氯水 |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
Fe2+具有还原性 |
|
② |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 |
![]() |
Zn+Fe2+=Zn2++Fe |
|
③ |
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
Fe+2Fe3+=3 Fe2+ |
Fe3+具有氧化性 |
|
④ |
![]() |
Fe3+具有氧化性 |
实验结论:。
(3)根据以上结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填序号)
A.Cl2 | B.Na | C.Na+ | D.Cl- E.SO2 F.NO2 |
(4)亚铁盐在溶液中易被氧化,而实验室中需要纯净的亚铁盐溶液。那么保存亚铁盐溶液时应该如何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实验室制配0.5 mol/L的NaOH溶液500 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 mL量筒
③1000 mL容量瓶④500 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滴定管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 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
_。
(2)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
实验室需要450ml 0.12mol/L的NaOH溶液,有如下操作:
①把称好的NaOH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克
③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⑥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步骤中要称量的NaOH固体为克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3)、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mL ②250mL ③500mL ④1000mL,本实验选用mL(填序号)。
(4)、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托盘天平,药匙以外还有:。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OH固体时,物码倒置(1克以下用游码)
②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⑤
③没有将溶解好的液体冷却就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④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水
⑤某同学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拿胶头滴管又加入蒸馏水使液体凹液面再次与刻度线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