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小丽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盒纸盒包装的纯牛奶。回家后她想知道牛奶的密度是多大,于是她向老师借来天平进行实验:
(1)小丽把天平放在 上,并把游码
移动到标尺左端的 处。
(2)她用称量为1000g的天平测盒和纯牛
奶的质量, 如图9所示,盒和牛奶
的总质量是 g。
(3)牛奶盒标识牛奶净含量是250ml,小丽找来同一品牌的一个空且干净的盒子测得它的质量
是 6g,这样她测得该品牌的牛奶密度约为 g/cm3。
(4)她把末端切尖的吸管轻易插人盒子,体验到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5)她用吸管吸牛奶时发现盒子瘪了,你认为是 原因使它的牛奶盒变瘪了。
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3)如图3所示,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
(4)如图4所示,在利用该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过程中,多次改变入射角可以探究 大小的关系。
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们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
他们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把圆柱形空心笔穿过“机翼”并固定在“机翼”上,将一根金属杆从笔杆中穿过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将“机翼”挂在测力计的下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鼓风机对着“机翼”吹风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当鼓风机向右吹风时,以气流为对照物,飞机向 飞行;
(2)为了研究“机翼”获得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们对同一个“机翼”吹风,并保持风速不变,只改变“机翼” 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每次吹风前测力计示数均为
机翼面积 测力计示数 机翼仰角 |
275 |
395 |
566 |
(水平) |
3.2 |
3.0 |
2.6 |
较小 |
3.0 |
2.9 |
2.4 |
较大 |
2.9 |
2.8 |
2.3 |
最大 |
3.1 |
2.9 |
2.7 |
①在上述实验中,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 即为“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
②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质量、形状、机翼面积和风速相同时,仰角增大,获得的升力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增大;当质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 ;
③实验时,“机翼”沿金属杆上升,金属杆对笔杆有向 的摩擦力,因此测得的升力应 “机翼”实际获得的升力。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 , 分别表示蜡烛在 , 处像的位置)。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 , 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 (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 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 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 ;
(3)为了让蜡烛在 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 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 (选填“大”或“小” ,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方(选填“前”或“后” ,故需佩戴 透镜矫正。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1,电压表的示数为 ;
(2)如图2,静止的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放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 倾倒;
(3)如图3,更换电阻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则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与 的关系;
(4)如图4,给固体加热时,采用“水浴法”达到的主要效果是让固体 。
如图1所示,是某学校科技节上展示的两件作品,小明为此作了以下解说:
(1)甲是简易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 有关;所用的测温物质是煤油而不是水,这是因为煤油的 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玻璃管内液柱变化更为明显。
(2)乙是简易的气压计,当外界气压减小时,玻璃管内液柱的液面会 。
【提出问题】小华发现甲、乙的构造非常相似,提出乙是否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把两装置中的小玻璃瓶同时没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乙装置中玻璃管内液柱上升更明显,这是由于瓶内的 受热膨胀更显著,故乙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如图2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当外界环境气温升高时,该温度计中的管内液面会 。但由于受外界 、季节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这种温度计测量误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