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探究(二)
下表是某活动小组在早晨为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测得的实验数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地点
裸地
草地
灌丛


湿

48%
52%
62%
42%
51%
60%
44%
60%
56%
平均值:44.7%
平均值:54.3%
平均值:59.3%

 
(1)从以上数据得出:①________地的空气湿度最大,
②________地的空气湿度次之,
③________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2)由此,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有些地区夏天酷暑难耐,请你从本实验中得到的启发给环保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色。
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头块中的淀粉没被唾液彻底的消化,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开始的。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⑴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⑵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⑶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⑷实验结果:
⑸实验结论: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②再向l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请回答:

(1)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l号试管;2号试管。(变蓝、不变蓝)
(2)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的温水中,效果最好。这样可以模拟的温度。
(3)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有消化作用。
(4)上述实验步骤②中.若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只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相同,可是这样做不符合科学探究中设计的原则。
(5)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
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因为浆糊温度高,被破坏,没有被分解。

下面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1)菜粉蝶是菜青虫的
2)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①你的假设是
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对照组叶是
⑤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