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组别 |
A |
B |
C |
实验 处理 |
用凡士林涂满每一个鸡卵的表面; |
不涂凡士林; |
不涂凡士林; |
恒温(温度接近鸡的体温)孵化箱中孵化。 |
室温(约20℃)自然孵化。 |
恒温(温度接近鸡的体温)孵化箱中孵化。 |
注:鸡卵表面有很多用于气体交换的气孔,用凡士林涂满每一个鸡卵的表面可以隔绝鸡卵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请回答:
(1)A组与 组对照,可探究空气对鸡卵孵化的影响;B组与C组对照,
可探究 对鸡卵孵化的影响。
(2)21天后检查各组鸡卵的孵化情况,预计不能孵化出小鸡的组别是 ,
其原因分别是:
。
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纪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温度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的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_____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分别可选用__和___作为对照。
(3)把萌芽的豌豆种子种下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生物这种形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_控制。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李阳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唾液使淀粉变甜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备用。
Ⅱ:取一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李阳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D中,加碘液后试管中的物质未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李阳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观察__________的消化作用。
(4)刘明同学认为李阳的实验设计不完善,应该改进:再取一支试管,编号为2号试管,进行相似的操作,其中,过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________,其余步骤不变。在过程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的物质颜色为______。
实验探究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暗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议挑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是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
A组 |
4 |
7 |
26 |
0.75 |
B组 |
5 |
9 |
37 |
1.3 |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B组的作用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 .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 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组相同(填“A”或“B”)。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 ,此实验证明了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的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实验选用黑的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进行 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