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出现很多呆小症患者,经过调查,人们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当地饮用的井水有关。幼儿饮用当地的井水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为了验证当地井水是否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某人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注:如果蝌蚪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会发育迟缓,甚至不能发育成蛙。)
他提出的问题是:                                                               
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
②甲缸中加入1000毫升水质正常的池塘水;乙缸加入                       。
③分别向甲乙两缸中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一只;并加入等量的饲料。
④两缸中温度等其他条件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以上4个步骤中,有一步存在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4)若甲缸中的蝌蚪正常发育,乙缸中的蝌蚪               ,则说明当地井水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 ,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
  (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
  (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
  (5)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你在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时,会发现培养皿 中的没有菌落生长。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
  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右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
  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你想过“养棵小树做宠物”吗?近年来,东营市园林局号召市民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由园林局提供技术指导,认养者负责养护树木。实验中学师生认养了一片毛白杨树林,把生物课搬进了大自然。
  (1)春天来了,毛白杨萌生了许多新枝条。从芽的性质和构造来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是  ;其结构中的 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
  (2)几个月下来,毛白杨长粗了一圈。这是由于茎中 的活动,使树干不断长粗。
  (3)“根深方能叶茂”,根尖的 使毛白杨的根不断向地下伸长。
  (4)养护期间要定期松土施肥,多施含 的无机盐,毛白杨枝叶会更加繁茂。
  (5)毛白杨的生长需要水,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蒸腾作用向外界散失水分,蒸腾失水的“门户”是 。
  (6)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这样说过:“树的构成材料居然主要是空气。你把树焚烧了,树就会化作原来的空气,在火焰的光和热中散发出来的是原来被束缚的太阳光热。”这阐述了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是 ;能量转化是 。
  (7)生物兴趣小组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侧芽的生长主要受相邻侧芽的影响,还是受顶芽的影响?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探究方案。
  ①在同一棵毛白杨树上,选取三段生长状况相似的枝条(如图),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②甲枝条不做处理;
  ③ ;
  ④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
  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
| 试管 | 
   试管中的液体 | 
   条件 | 
   实验现象 | 
  
| 1 |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 
   灯光照射 | 
   有气泡,叶片上浮 | 
  
| 2 | 
   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 | 
   灯光照射 | 
   无气泡,叶片无上浮 | 
  
| 3 |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 
   黑暗 | 
   无气泡,无叶片上浮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作为对照的是 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50 |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 
   65 | 
   35 | 
   15 | 
   6 | 
   1 |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 .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_(序号),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叶和油菜叶
  (5)实验用的这两种叶片大小形状要剪的相同,并且不同叶片间隔排成一圈,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
  (6)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A、一只
  B、十只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施计划:(略)
  (8)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