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养棵小树做宠物”吗?近年来,东营市园林局号召市民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由园林局提供技术指导,认养者负责养护树木。实验中学师生认养了一片毛白杨树林,把生物课搬进了大自然。
(1)春天来了,毛白杨萌生了许多新枝条。从芽的性质和构造来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是 ;其结构中的 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
(2)几个月下来,毛白杨长粗了一圈。这是由于茎中 的活动,使树干不断长粗。
(3)“根深方能叶茂”,根尖的 使毛白杨的根不断向地下伸长。
(4)养护期间要定期松土施肥,多施含 的无机盐,毛白杨枝叶会更加繁茂。
(5)毛白杨的生长需要水,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蒸腾作用向外界散失水分,蒸腾失水的“门户”是 。
(6)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这样说过:“树的构成材料居然主要是空气。你把树焚烧了,树就会化作原来的空气,在火焰的光和热中散发出来的是原来被束缚的太阳光热。”这阐述了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是 ;能量转化是 。
(7)生物兴趣小组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侧芽的生长主要受相邻侧芽的影响,还是受顶芽的影响?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探究方案。
①在同一棵毛白杨树上,选取三段生长状况相似的枝条(如图),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②甲枝条不做处理;
③ ;
④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1号 |
馒头碎屑+2 mL唾液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号 |
馒头碎屑+2 mL清水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该实验的对照实验试管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2号试管。1号试管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3)本实验验证了。
下图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实验后 可检验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肉切成 (填写“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玻璃瓶里,编号为:A、B。
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 (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 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 同学的观点。
Ⅳ.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 大量繁殖。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 (请举出一例)。
某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__消化。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必要(填“有”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