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判定该结构为动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有[ ]([ ]内填写标号,横线上写文字,下同)而无。
(2)与神经元内突触小泡的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能发生翻译过程的细胞器是[ ] 。
(3)若该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则细胞内应含有较多的[ ],与其重吸收的功能相适应。
(4) 该细胞中含有两层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 。
(5) 若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染液对该细胞染色,理论上染成蓝绿色的是[ ](填标号)。
(6) 该细胞不适合作为研究细胞膜成分的材料,原因是。
科学家发现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物高50%,他们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与赤霉菌的某些代谢产物有关。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器具,完成以下实验
设计证明这一推测:
赤霉菌菌种、培养基、足够的水稻幼苗、蒸馏水、直尺、喷雾器、无土栽培装置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步骤:
①用培养基培养赤霉菌,一段时间后,提取培养基的滤液。
。
②。
③。(可按答题需要自行增加行数)
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不能识别抗原的是,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 B.T细胞 | C.B细胞 | D.记忆细胞 |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3)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主要存在于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消化。
(4)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为了研究神经细胞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以实验:在图乙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图甲是图乙中E处的放大。
(1)写出图中标号所指的名称:③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2)下表为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刺激B点后,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 |
C处(ms) |
D处(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①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轴突中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靠近突触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小泡内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有关。
(5)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②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内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在7.35~7.45之间,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mmol/L)
离子 |
① |
② |
③ |
|
阳 离 子 |
Na+ |
12 |
142 |
145 |
K+ |
139 |
4.3 |
4.4 |
|
Ca2+ |
<0.001 |
2.5 |
2.4 |
|
Mg2+ |
1.6 |
1.1 |
1.1 |
|
总计 |
152.6 |
149.9 |
152.9 |
|
阴 离 子 |
Cl- |
4 |
104 |
117 |
HCO3- |
12 |
24 |
27 |
|
HPO42-、H2PO4- |
29 |
2 |
2.3 |
|
蛋白质 |
54 |
14 |
0.4 |
|
其他 |
53.6 |
5.9 |
6.2 |
|
总计 |
152.6 |
149.9 |
152.9 |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或“相近”)。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表中数据能否说明这一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3) 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水将从细胞________向细胞________转移(填“内”或“外”)。在身体缺水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________。
(4)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在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