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用符号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质子数为8的离子 。
(2)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一个Mg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在化学反应中,第Ⅰ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第Ⅵ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除H外),都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
子的 数。
②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同一纵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此外还有: 。
(4)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图甲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乙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
②图甲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填代号),理由是 。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关闭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
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 ,B的主要成分 ,X ,Y 。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⑥ 。
金属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紫砂锅 B.陶瓷碗 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4)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 ,待反应完成后 (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 。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固体中一定有Ag D.溶液中一定有Ag+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过滤水中的杂质。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A.吸附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偏小”)。
(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4)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③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④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