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不能解释的是( )
| A.I2微溶于水,易溶于CCl4;HCl易溶于水 |
| B.在水中的溶解度:C2H5OH>CH3CH2CH2CH2CH2OH |
| C.不同的烃之间相互溶解 |
| D.I2易溶于KI溶液中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 g Fe与足量稀HNO3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
| B.在1 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0.1 NA个Al3+ |
| C.在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得0.2 NA个NH3分子 |
| D.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Cl键的个数为2 NA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
| B.用10 mL量筒准确量取7.50 mL稀硫酸 |
| C.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冷却,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是纯净物
B.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N<O;电负性C<N<O
C.NH3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
D.向ZnS白色悬浊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产生,是因为Ksp (ZnS)> Ksp (CuS)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2年12月31日,山西一化工厂发生苯胺泄漏事故,苯胺对环境有污染 |
| B.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 |
| D.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下列有关酸碱反应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 A.0.1mol.L-1CH3COOH与0.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H3COO-)>c(OH-)>c(H+) |
| B.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NH4+)>c(Cl-)>c(OH-)>c(H+) |
| C.常温下,向10ml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7,所得溶液的总体积V≥20ml |
| D.某温度下,Ba(OH)2溶液中KW=10-12,向pH=8的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4的盐酸,混合溶液pH=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