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求卡车:
(1)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机械效率的计算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工人将重 500 N 的货物推入静止的货柜中(忽略空气阻力, g 10 N / k g )。

(1)在斜面上货物受到沿斜面向上 250 N 的推力 F 1 ,从 P 点匀速运动到 Q 点用时 4 s 。求此过程

F 1 的功率;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

(2)在货柜的同一水平底面上,货物受到水平向右 100 N 的推力 F 2 ,从 A 点匀速运动到 B 点用时 1 s ,在 B 点撤去 F 2 ,货物继续运动 0 . 5 s 停在 D 点。

①用“•”表示货物,在方框中画出货物在 C 点的受力示意图;

②货物到 A 点时为计时起点,在图2中画出 0 1 . 2 s 货物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图3中的尾板等效成图4中以 O 为支点的杠杆,处于水平静止,尾板自重为 G 、受到绳的拉力为 F 3 (忽略绳重)。

①在图4中画出 F 3 的力臂 l

②绳长一定,绳按图5方式悬挂,尾板仍处于水平静止,则此时尾板受到绳的拉力 F 4 ____ F 3 (选填“>”、“=”、“<”)。

汽车启动时,蓄电池向启动电动机 M 供电,设 M 两端电压为U,通过 M 的电流为 I ,测得 U t I t 图象如图1。

1)求 t 1 M 的电功率;

(2) M 仅通过导线 a b 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 a 的电阻为 0 . 001 Ω 。若通过 M 的电流为 200 A ,持续 0 . 5 s ,求此过程

a 两端电压;

a 产生的热量;

(3)一般采用电磁继电器控制 M 的通断电,利用实验器材模拟汽车启动,简易电路如图3, A B 接触时 M 通电,请用笔画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遵义某现代农业园内,一批名贵果树苗急需持续浇灌。正在园区研学的某中学创客小组为园区设计了一个自动给水系统,电路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U 1 恒为 24 V ,线圈电阻不计,定值电阻 R 0 50 Ω R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工作电路电源电压 U 2 恒为 220 V ,包括注水装置和给水装置两部分(图中未明确)。图丙为系统结构简图,其中压敏电阻位于圆柱形水箱底部的受力板正下方,受力板面积 S 1 和水箱底面积 S 2 分别为 0 . 02 m 2 0 . 45 m 2 。给水装置始终不停歇给水,当通过线圈的电流 I 0 . 16 A 时,衔铁刚好被吸下,注水装置停止注水,此时电流表示数 I 1 0 . 2 A ,当水箱水位下降至 0 . 5 m 时,衔铁刚好被拉回,注水装置又开始向水箱注水,此时电流表示数 I 2 2 . 2 A 。( ρ 1 . 0 × 10 3 k g / m 3 g 10 N / k g

(1)图甲中,甲、乙分别为_____装置;

A.

给水、注水

B.

注水、给水

(2)求当注水装置停止注水时,水箱内水位的高度;

3)若注水装置每分钟向水箱注水 0 . 3 m 3 ,给水装置每分钟给水量为 0 . 12 m 3 ,求注水装置从最低水位加注至最高水位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书中记载着大量的古代农业机械。其中这样写道:“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顷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该段文字描述了筒车这样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 4 m ,水轮上有 12 个取水筒,一个取水筒每次可取水 4 k g ,筒车旋转一周所用时间为 60 s 。(接水槽离倒水处的高度忽略不计, g 10 N / k g

(1)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简要分析筒车的工作原理;

(2)求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

(3)若水流冲击筒车的功率为 40 W ,求筒车旋转一周取水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薄壁圆柱形容器,高度为 h 1 ,底面积为 S 1 100 c m 2 。甲容器内装有水,圆柱形实心物体浸没在水底。物体高度为 h 2 8 c m ,底面积为 S 2 30 c m 2 ,密度为 ρ 2 。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为 m ,密度为 ρ 3 的某种液体。忽略物体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已知 ρ 1 . 0 × 10 3 k g / m 3 g 10 N / k g

(1)求物体浸没水底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将物体从甲容器底部竖直缓慢提升,直到物体上表面高出水面 5 c m 时停止,求这个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3)将物体从甲容器取出后,再缓慢放入乙容器内,为保证液体不会溢出,求乙容器内液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用 ρ 2 ρ 3 h 1 h 2 S 1 S 2 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