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4分)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2分)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琴俱亡》这篇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不是矛盾?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琴不调”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责僮婢(节选)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取白衫且止(2)觉其故
(3)奴以米(4)乃以归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终不扬其过也。
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而去之___________
②亲戚之_______________
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
④多助之 _______________
下面“以”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A.固国不山溪之险
B.天下之所顺
C.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属予作文记之。

翻译下列句子。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事例: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刘基论相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向其数欲害君,君却为之善耶!吾欲以君为相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以杨宪为相。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宪则不然。”
解释下列划线词。
其数欲害君()宪素基()
对文中画线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B.这就好比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C.凡是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D.这就好比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刘基认为宰相应该有“”的度量(用文中的语句)(2分)
本文表现了刘基的优秀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