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张岱)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⑴是日定矣 ⑵湖中人鸟声俱
⑶上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表现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B.文中作者的“痴”,是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C.两个赏雪人见到志趣相投的作者,惊喜劝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杯酒后赶紧离去。
D.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再现雪中所见之景,文字间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2 分)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用“/” 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断2处,2分)
《兑命 》曰 学 学 半 其 此 之 谓 乎?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虽有至道(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知(4)然后能自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的关系,提出了“”的观点。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思考与练习】
解释加点词(4分)
①客问其而捕之
③君如欲④简子曰:“。”
翻译句子(2分)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选出与“民知君之欲放之”指导“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辍耕之陇上 B.受地于先王
C.要离之刺庆忌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说说赵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古诗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又患无师________________
②每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
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
④礼愈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从致书以观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计日以还
C.俯身耳以请
D.不以千里称也

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用四字词写出本文第一段“我”求学时_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
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举出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课外文言文,完成24-26题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杀死)
C.适(价值)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对……说)偷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